分享成功

[教育] 有人说孩子吃不了上学的苦,以后会吃生活的苦,这个说法有道理吗?

看到好多家长说,孩子成天喊学习苦,学习累。造成厌学,孩子甚至抑郁了,不能自理。
说到底学习比酷热天气下搬砖和泥的工人辛苦吗?
比那些不管酷热难耐还是寒风刺骨送外卖的小哥辛苦吗?
是孩子太脆弱还是教育有问题?还是孩子个人问题?
当然,小孩子因为年龄小的原因,还不懂这个道理。
慢慢长大一点,可能会懂一点吧。教育孩子急不得。只能孩子自己悟。

免责申明:任何非官方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网友个人言论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。如有问题,请与管理员联系。
支持楼主

0人支持

阅读原文 阅读 6300 回复 9
举报
全部评论
  • 默认
  • 最新
  • 楼主
  • 兔贩曲奇饼 LV2 路人
    2楼
    好像大学毕业就能走上人生康庄大道,从此没有苦似的。
    7-7 15:24 · 广东
    回复
  • 乐观1990 LV3 路人
    3楼
    啥时候都苦好吧。那有不苦的时候。小时候多玩一玩,长大了再吃苦。
    7-7 15:30 · 广东
    回复
  • 苔痕上阶绿 LV2 路人
    4楼
    大家知道:大学毕业工作后,真正的苦才刚开始。
    7-7 15:35 · 广东
    回复
  • 犯困奖得主 LV2 路人
    5楼
    反对教育孩子:现在吃不了上学的苦,以后就受生活的苦。
    7-7 15:44 · 广东
    回复
  • 王仔小馒头 LV3 路人
    6楼
    告诉孩子:无论什么时候,生活都有苦有甜。要教育孩子积极看待苦的生活态度。
    7-7 15:50 · 广东
    回复
  • 莫要漠视民生 LV1 路人
    7楼
   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:不吃学习的苦,就吃生活的苦
    来源:五体启示录  2023-08-13 13:56  广东
    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74092216884757179
    我们需要先对“不吃学习的苦,将来就吃生活的苦”这句话分析透彻了,再来谈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学习。
   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,喜欢跟孩子说:不吃学习的苦,就要吃生活的苦,并认为这句话是至理名言,简单粗暴,好理解
    理由很简单,如果不吃读书的苦,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,找不到好工作,就只能回家种地,就只能送外卖,干体力活,将来就会活得更辛苦,就要吃更多的苦。
    这样说其实并没错,至少在某个阶层或人生阶段,站在父母成人的角度和立场看,完全正确。但是,目前,整体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,我们需要转变思维,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,更加全面去分析看待问题
    因此,优秀的家长一般不会长期这样教育孩子,因为前半句带有非常明显的暗示,诱导性质,让孩子潜意识认为学习=苦,产生压力和畏惧困难的心理,这属于儿童心理学的范畴。
    孩子会本能抗拒辛苦,会害怕学习这么苦,自己学不好,继而害怕面对困难,因为没有吃过生活的苦,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吃苦,没切身体会生活苦的滋味
    长期被灌输学习就是吃苦的言论,面对学习会产生焦虑,同时,当因为自身懒惰等原因,学的不好时,孩子就会用学习苦来回应,我学习这么苦,这么累,没能学好是正常的,成为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
    实际上,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根本谈不上苦,只要家长用点心,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,打好基础,结合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,学习本身会是一件很愉悦、快乐的事情,并不会觉得多辛苦,更多的是需要坚持
    让人觉得累的事情有许多,如看电视、刷视频、玩游戏等,最后都会让人感到心累和空虚,这些真正令人快乐吗??未必快乐,但人们认为这是快乐的,这个不需要思考的快乐是相对认为读书、学习苦而言的,取决于个人的定义,以及周围环境的群体意识和看法
    还有部分父母通过欺骗、威胁、否定、恐吓、精神打击甚至打骂来教育孩子,逼迫孩子学习,这如何能让孩子对学习形成正面印象,更不要提学习的乐趣。
    只会让孩子觉得为父母而学,抗拒学习,逃避学习,而父母不去改变对孩子教育的认知,总认为是为了孩子好,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说,学习就要吃苦,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
    结果孩子只记住了学习就是吃苦,对人上人却毫无感觉,因为孩子没经历过。
    根本体会不到言不由衷,强颜欢笑,身不由己的无奈和悲哀,无法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理解人上人到底是怎么样的。
    学习对充满求知欲的孩子而言,本是一件非常有趣、有意思的事,所以,请尽量避免给孩子灌输学习苦、学习累的概念。
    那么,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呢?
    五体启示录认为
    孩子天性是爱学习的,不用逼,不用催,孩子也是可以主动学习的,讲大道理的实质意义并不大,大道理让孩子了解即可,不用过度讲干巴巴的大道理,孩子根本消化吸收不了,更多的是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。
    要让孩子好好学习,就要让他们产生学习的乐趣,感受到学习的快乐,不是要去教育孩子好好学习,而要如何引导孩子喜欢上学习
    学习的乐趣和动力来自于对事物的好奇心,求知欲,来自于被需要,被赞许,被肯定,来自于学习所带来的获得感,成就感,也来自于责任心和使命感
    一旦孩子对学习有了正面认识,激发了内驱力,进入自主学习模式,他们就会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,这些正面良好的感受会转化成学习动力,驱动自己不断向前,进入良性循环。
    遗憾的是,有些家长思维固化,或是懒惰,不愿意深度思考,更喜欢把时间精力用在莫名其妙的地方,展示是如何为了孩子操碎了心。
    喜欢简单粗暴,希望一劳永逸,幻想孩子开窍,开挂,美名其曰静待花开,认为学习就是刷题,就是考试,就是内卷。
    过分追求表面,对孩子的分数、排名斤斤计较,无视孩子的心理内在感受。
    五体启示录小结
   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,点燃火焰,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,感受生活、开拓视野、积累经验,获得广泛多样的、良好的学习体验。让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被动的,而是充满活力充满求知欲望,像火焰热烈。
    我们不需要现在就让孩子完全明白学习的意义,需要先让他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,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最初是这东西能不能吃?
    随后是这东西好不好玩?最后才是这东西有没有用?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们才会去主动思考这东西有没有用,有没有意义。
    想让孩童现在就充分理解学习的意义,并不现实,真正的意义,是无法灌输的,只能靠孩子自己在生活中感悟。
    别用遥远的大饼去说服孩子,能管用的孩子不说也会自觉,远景画饼,不如眼前引导,多看看五体启示录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    每个孩子的性格、爱好、生活环境都不一样,没有万能方法,教育讲究的是因材施教,道的层面,有共通的方向,术的层面,则要结合个人情况因材施教
    7-7 16:09 · 广东
    回复
  • szwtyh LV1 路人
    8楼
    想起以前做老板的人最喜欢打工仔说的一句话:今天你不努力工作,明天就努力找工作。
    7-7 17:34 · 广东
    回复
  • ssosso LV1 路人
    9楼
    从日常生活、工作中接触的人来说,愿意学习、会学习的人,才能在生活中如鱼得水。
    7-8 15:08 · 广东
    回复
  • Mobike LV8 路人
    10楼

    犯困奖得主 发表于 2025-7-7 15:44 反对教育孩子:现在吃不了上学的苦,以后就受生活的苦。

    是客观事实,反对什么?
    7-9 22:20 · 广东
    回复
你的热评
游客
发表评论
热点推荐

安装应用

免费下载深圳论坛
这是app专享内容啦!
你可以下载app,更多精彩任你挑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