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消费] 超市买到过期方便面
9月8号本人在莲花北斑*生鲜超市购买了两桶康*傅鲜Q方便面。9月9号准备食用的时候突然发现方便面保质期截止到9月4号。
于是我找到了深圳市消费者协会。消委会登记之后,把投诉转给了福田区消委会。福田区消委会和商家沟通。斑*生鲜莲花北店表示只能赔偿200元。我表示不接受。希望商家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予以赔偿。福田区消委会第二次和商家沟通。斑*生鲜莲花北店表示最多只能赔偿500元。我说法律有明确的规定:食品安全出现问题,商家最低赔偿1000元。于是福田区消委会建议我走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后来由于搬家,我买的方便面和购物小票不知道塞到什么地方去了。我心想没有证据啦,事情不好办。但11月份在找衣服的时候突然又发现了购物小票和方便面。因为要上班,所以我就在网上查询,能不能通过网上立案。
查询期间正好碰上系统维护。系统恢复之后,点进去的网面和百度上面指引的立案方法不太一样。摸索了两天,终于在网上写了个立案申请。并点击了预约。
跑到市中级法院,结果被告知只能到购买商品所在地的区法院立案。于是本人又跑到福田区人民法院。
这其中有几个花絮跟大家分享一下。第一:福田区法院好像找不到网上立案的入口。第二:去法院记得一定带上身份证。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。因为要弄电子身份证的话很麻烦,而且在过安检之前必须查验身份。在市中级法院,本人问安检区的一个女保安,结果人家很不耐烦。一口一个我怎么知道?当然也有好心人。里面一个负责登记的女工作人员主动出来指导,最终帮忙弄成了电子身份证。第三:福田区法院进去就有几个红马甲。其中有说话咋咋呼呼的,也有温言细语的。在填写被告身份信息的时候,因为我不太清楚斑*生鲜莲花北店的法人代表信息和社会信用代码及其他情况。红马甲让我去问负责打印和查询的工作人员。我告知想查询一下斑*生鲜莲花北店具体的工商信息。工作人员说查询不了,让我去找律师查询。接待我的刘姓女律师虽然很不耐烦,说明明打印的工作人员可以查询。为什么要到她这边来查。她是负责咨询相关案件问题的。虽然话是这么说,但还是帮我查询了相关的工商信息。
写起诉书和相关的材料耗费了两个多小时。我不知道材料是否齐全?问红马甲,她说可以去咨询律师。因为上午向刘姓女律师咨询的时候体验不太好。于是我找到了她对面的男律师。问他相关的材料是否齐全?男律师问我是什么案件?我说是购买到过期食品。向商家索赔的案件。他问我具体是哪个商家?是网购还是现场购买的?如果是现场购买的,商场大不大?我说是斑*生鲜购买的。商场面积大概有五六百平方。他说既然是这么大的商场,不至于1000块钱都不赔吧。我于是给他看福田区消委会的调解记录。说他们第一次只答应赔200块。第二次说最多赔500。而我的诉求是按消法赔1000。律师说我建议你还是接受500块赔偿算了。他说你这是第几次跑这个事情。其中花费的精力和成本应该也不少吧。而且如果要开庭的话可能会花费更多的精力。那时就算是赔偿1000也得不偿失。我说如果要开庭的话,我会把所有的成本都算在里边。包括误工费,交通费,起诉费。男的说1000块钱可能会有法律支持。后面的这些是没有法律依据的。刘姓女律师在对面又搭话了,说你要清楚自己到底能得到什么,不是说你想怎样就能怎样。我突然就感到有点奇怪。作为律师,商家违法,他们避而不谈。只是和稀泥地让我接受远低于国家赔偿的补偿。而消费者提出自己的主张是一味的冷嘲热讽。我当时说:如果违法成本太低,维权成本太高,客观上是对不法商家的纵容。男律师这时候转口了说:各有各的道理吧。你既然一定要起诉,那就等法官判决吧。你这材料依据也算翔实,可以立案的。
今天就是我正式去法院递交立案申请的日子。我想看一看接下来我还会遇到一些什么,有没有办法让商家守法经营。
这些天我去过很多商场。发现许多商家把即将变质和已经变质的蔬菜水果食品作为特价处理。穷人的食品安全更应该得到保障,因为一旦因此发生食品安全问题。对他们捉襟见肘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。
希望能够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打击力度。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后续我会继续在帖中跟进汇报。




游客